3月29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详细介绍了其正式开源的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OS”。
据悉,这套历时五年打造的操作系统,包含智能车控、智能驾驶及通信中间件三大核心模块,标志着中国智能汽车产业首次实现全栈操作系统技术突围,有望重构全球汽车软件生态格局。
在技术架构层面,星环OS通过软硬解耦设计实现“三脑协同”创新范式。智能车控模块将传统分散的车辆控制功能集成于单一控制器,使空调、悬挂等系统响应速度提升40%,整车线束成本下降23%;智能驾驶模块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算力动态分配,单颗英伟达Orin芯片可同时处理自动驾驶、紧急制动、泊车影像等多项任务,相较传统方案算力利用率提升至92%;通信中间件构建起全域实时传输网络,信号传输延迟压缩至0.8毫秒,较行业通用标准降低85%。
李想特别强调,该系统的芯片适配周期仅需4周,较AutoSar方案节省5个月开发时间,地平线征程、英飞凌TC3xx等国内外主流芯片均可无缝兼容。
成本控制成为开源战略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传感器复用和算力共享机制,理想汽车在2024年成功削减超30亿元BOM成本,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复杂度降低62%。李想现场演示的AEB紧急制动案例显示,星环OS将系统响应时间缩短至80毫秒,使高速工况下制动距离减少7米。
这种技术突破直接转化为市场优势——企业去年OTA更新频率达行业均值的4.3倍,用户功能需求响应周期从45天压缩至9天。
开源策略的开放性引发行业高度关注。理想汽车承诺不持有用户数据主权,开发者可自由接入安卓、鸿蒙等第三方生态。企业同步开放工具链和仿真测试平台,包含12万组标定数据和87个典型场景模型。这种“共建共享”模式已吸引42家芯片厂商、16家Tier1供应商加入生态联盟,预计2026年形成覆盖90%国产芯片的适配能力。
为何将核心技术开源?
李想表示,“智能汽车竞争已进入软件定义硬件的深水区,封闭系统必然导致重复造轮子。我们开源的是地基,希望行业共同建造摩天大楼。”
AutoSar阵营的垄断局面或将因此打破,数据显示,采用星环OS可使智能驾驶系统开发成本降低58%,这对年研发投入超200亿元的中国汽车产业具有战略意义。随着首批开源代码将于4月底登陆GitHub,这场由理想汽车掀起的操作系统革命,正将中国智能汽车推向核心技术自主化的新高度。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几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新能源品牌也在不断涌现。据统计,2022年国内...
2023-06-26
2023-04-08
202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