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下半场,汽车行业正积极探索重塑“人车关系”的新范式。2025年4月25日,在汽车消费趋势洞察大会上,上汽通用汽车软件及数字化业务规划执行总监陈伟波指出,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了产品性能显著提升,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智能化配置的实际表现与用户期望仍存在差距,行业平均净满意度不高;其次,辅助驾驶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和应变能力仍需加强;再者,设计同质化倾向明显,差异化不足。
陈伟波表示,面对这些行业共性课题,产业链上下游都在寻求突破,上汽通用也努力尝试从AI技术赋能、辅助驾驶系统升级、交互设计革新三个维度切入破局,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最终目标,坚持科技为人服务,为消费者带来“懂你、护你、悦你”的智能化产品。
上汽通用汽车软件及数字化业务规划执行总监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汽车智能化发展态势与困境
过去十年,汽车行业经历了机械定义到电动定义的跨越,现在正全面进入智能定义的新阶段,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车L2级辅助驾驶装配率突破57%,智能座舱渗透率超过73%,辅助驾驶及智能座舱技术的不断突破正在重构人车关系:推动人从驾驶者转变为智能出行的体验者。
虽然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产品的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行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智能化程度尚未达到用户预期,产品不够智能。相关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智能座舱的平均满意度仅为57%。其次,辅助驾驶的鲁棒性有待提高。面对复杂场景,现有技术存在一定局限,市场上不乏对误制动、频繁变道、避障能力弱等问题的抱怨。再者,产品设计差异化不足,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图源:上汽通用
AI 技术驱动汽车智能化变革
AI 技术的发展也给汽车产业带来新机遇。自 2022年OpenAI发布ChatGPT以来,国内外众多大语言模型相继问世, 呈现“百模大战”的局面,AI 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2025年1月,国产 DeepSeek 发布 R1 模型,更是引发广泛关注。围绕 AI 技术的落地应用,我们和友商们都在积极探索其在车内场景的应用。上汽通用作为首批发布搭载 DeepSeek 相关产品的汽车厂商之一,深知大语言模型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仍有许多新场景值得深入探索,如何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仍是行业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
图源:上汽通用
AI带来的不仅是语音到多模态的交互升级,更是服务逻辑的根本转变。在传统的人车交互模式下,都是用户主动请求,然后车进行被动响应,AI的赋能让汽车逐渐具备自主感知、决策及控制的能力,推动整个交互过程向车辆主动提供服务,人灵活选取的方向发展。比如识别车主的身体状况与情绪变化,适时提供个性化关怀与建议等。
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我们判断未来的APP形态也将发生深刻变革,很有可能被Agent智能体取而代之,智能体将基于场景主动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不只是提供一个个功能,最终让用户出行更安全,更舒适并且更个性化。
上汽通用的智能化实践与成果
作为一家合资企业,得益于股东双方的共同努力,上汽通用具备独树一帜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有产品自主定义权,而且具有整车架构、动力、底盘、辅助驾驶及智能座舱等全栈自研能力。这就意味着上汽通用可以基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来独立规划和开发产品,更好的践行“在中国,为中国”理念。
面对AI的巨大潜力,上汽通用也在积极拥抱和不断探索,结合用户使用场景,上汽通用构建了端云融合的 AI 大模型中枢,支持集成多种先进的 AI 模型,如豆包、文心一言、DeepSeek、智谱清言等。根据不同场景调用不同的模型,使得AI产品既能深度理解用户的复杂指令,又能提供内容检索、生成式内容创作等交互功能。目前,部分功能已应用于产品,但该领域仍需时间沉淀。
产业链发展推动辅助驾驶产品的快速迭代,渗透率稳步提升。虽然现阶段仍处于辅助驾驶阶段,但向着完全自动驾驶发展是行业的必然趋势。从数据来看,去年L2及以上的辅助驾驶产品渗透率已达57%,有机构预测今年将超过65%,同时,辅助驾驶所提供的主动安全功能配置率也在大幅提升。尽管当前辅助驾驶技术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其为用户的行车安全提供了更多保障。
图源:上汽通用
辅助驾驶领域主要面临以下3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感知层面的挑战,雨天/雾天/强光等复杂天气导致识别准确率下降,对于静止/异形/小尺寸障碍物的识别依然是技术难点;二是决策层面的挑战,面对突发场景,车辆响应以及接管逻辑也存在动态风险预判滞后与权责切换边界模糊的双重挑战;三是人机交互挑战,如何实现更加透明、更加安全的人机交互也是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值得庆幸的是,传感器技术在快速发展,中国强大的产业链推动了辅助驾驶相关硬件性能的提升,同时降低了成本,传感器的冗余配置和数据融合也取得了更好的成果。在算法创新方面,端到端模型,视觉语言模型、世界模型等不断涌现,大幅提升了感知和决策规划能力。在人机交互探索方面,随着摄像头和大算力座舱芯片的普及,多模态的监测手段以及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也将进一步提升人机共驾的安全性以及系统运行透明度。
上汽通用在辅助驾驶领域也进行了诸多实践。通用汽车作为百年造车企业,永远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安全领域我们进行持续创新,比如设计了专利的方向盘、专利的震动座椅及安全提醒机制来保障行车安全,同时建立了安吉星全天候的安全保障服务体系等。在合作共建方面,上汽通用与 Momenta 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打造上汽通用全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平台将对域控及感知传感器进行全面升级,采用先进的一段式端到端模型,并且依托于上汽通用全周期的测试验证体系,将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聪明、更贴心”的辅助驾驶产品。今年有多款新车将搭载该平台技术。
图源:上汽通用
最后,分享一下上汽通用在交互设计方面的成果。
关于智能座舱的同质化困局,我们认为破局点在于品牌基因的数字化转译,围绕品牌精神来进行差异化设计,基于这个理念我们重新设计了凯迪拉克交互系统。
围绕9K曲面屏,新系统将凯迪拉克的品牌精神“先锋、极致、细节、连接”与设计灵感“光感、空间、品质”融入交互设计,让科技与百年豪华底蕴进行深度融合。努力为用户打造了一套“既融入品牌基因,又专属自我”的智能座舱系统。
凯迪拉克的交互美学,绝非简单的“大屏”或“自定义”,而是通过品牌基因的数字化表达与用户主导的个性化生态,在冰冷的科技中注入温度。
同时设计师希望通过设计打破框架的束缚,将原子级的定制权交还给用户,让用户拥有充分的个性化,提供各种便捷功能,努力为用户提供直观、融合、简洁的“零思考交互”。
图源:上汽通用
总之,智能化创新并非简单的功能堆砌,而是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坚持科技服务于人的理念,在产品创新中重塑用户体验。希望能与行业伙伴携手共进,共同推动 “交互革新、安全升维、体验升级”,为用户打造 “懂你、护你、悦你” 的智能化产品。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近几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新能源品牌也在不断涌现。据统计,2022年国内...
2023-06-26
2023-04-08
202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