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 ->内容

兰州城关区:智慧赋能构筑防汛“数字屏障”

2024-06-24 18:32| 来源:中新网甘肃|阅读量:14537|

走进兰州市城关区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城关区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画面不停闪烁,各种水文数据不断刷新。工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将画面切换到各监测站点,最新水文数据连同现场影像一同出现在屏幕上。

目前,兰州市正值汛期,面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城关区以汛为令,积极引入智慧技术,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汛“数字屏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城关区河洪水系服务工作站工作人员全鹏宇说,“通过预警平台,可以看到由城关区水务局建立的33个自动雨量站实时发布的雨量数据。若在监测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会实时通知各街道、社区,及时疏散群众。同时,也会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对山洪灾害点进行治理和防护。”

近年来,城关区以推进数字政务应急管理跑道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强化技防措施,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监测预警、避险转移等能力,全力打好防汛智慧“组合拳”,构筑防汛救灾“数字屏障”。这个“数字屏障”能将雨量、地表径流量、水位等要素汇聚在智慧平台模型内,通过科学计算得出易发灾害可能出现的情况,提高运算效率和预报准确性。

兰州市自然资源局城关分局工作人员王君明说:“此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预警阈值,进行配套保障。如果发生预警,群测群防员以及管理人员均能收到这个短信。”根据每5分钟更新一次的数据,使工作人员对汛情的变化了如指掌,提前做出准确判断。此外,数字联网系统也在防汛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物资储备方面,通过数字赋能的防汛平台,实现了对物资储备点的精准管理和实时监控,确保了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调配所需物资,为防汛一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根据雨量监测站信息,降水量达到15毫米以上,易发山洪灾害的街道就会组织沿黄河居住的人员进行撤离。我们的工作就是立即配合街道,将需要的照明,抽水,发电机等设备给街道送过去,街道也将安排人员及时接收,开始抢险。”城关区河洪水系服务工作站工作人员侯学文说。

与此同时,各街道的应急点也在数字防汛平台的助力下积极行动。靖远路街道地处黄河北岸,北依白塔山,占地面积共18.4平方公里,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地区,防汛形势严峻,街道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5处。街道工作人员借助平台的数据分析,科学规划应急救援路线,合理安排人员分工,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开展救援工作。

据靖远路街道公共安全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常情介绍,“我手里拿的是一个370M应急指挥无线通信设备,这个设备主要作用是上级向我们下达险情,我们通过这个设备,接收到上级部门的指令后,通过我身后的应急广播,还有辖区各点位的应急喇叭,把消息发布出去。”从收到设备预警到安排专人前往现场进行破除工作,短短几个小时,潜在的隐患就被及时发现,这正是监测设备的智能化、全覆盖为防汛抢险带来的可喜变化。

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有效途径。城关区引入先进的智慧化防汛平台,为防汛工作织就了一张严密的防护网,下一步,将持续关注防汛形势,加强物资管理,保障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车主网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车主网-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sina.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车主网 car.lmzcn.com 版权所有,备案号:沪ICP备20220177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