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 ->内容

资金驰援、保险护航金融创新呵护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2025-05-17 12:22| 来源:中国网|阅读量:15460|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18个试点城市“首单”全部落地,小微融资协调机制累计走访经营主体超过6700万户,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已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首台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累计风险保障金额超万亿元……

近期,随着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落地,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试点、股权投资试点、创新保险等方式,为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推动实体经济回升向好。

多项创新机制为民营小微

带来大量信贷增量资金

4月中旬,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关税保函落地四川,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都明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核心专利成功获批保函额度,在缴纳关税时可占用保函额度先行通关,之后补缴税款。

“知识产权质押关税保函这一创新模式减少了企业保证金、税金等方面的资金占用,极大提升了跨境贸易效率。”明夷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得益于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今年3月联合推进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四川金融监管局相关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截至3月末,四川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48%、当年累放金额同比增长30.97%,加快破解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评估处置等难题。

大连地拓重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大型重工产品的外贸民营企业,今年初因原材料钢板价格持续上涨而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后来邮储银行发放的430万元贷款解了其燃眉之急。“放款速度很快,还享受5年‘无还本续贷’优惠,真是既实惠又便捷。”地拓重工行政总经理李鑫梅说。

这得益于2024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对“无还本续贷”政策进行扩围,续贷对象扩展至所有小微企业,并阶段性扩大至中型企业。记者了解到,扩围以来,银行机构累计为中小微企业续贷4.4万亿元,更好地满足了企业接续融资需求。

此外,金融监管总局还与财政部门联合出台支持科技创新担保计划,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推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这些创新机制为重点领域企业带来了大量信贷增量资金。记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发放贷款12.6万亿元,其中约三分之一是信用贷款。

股权、债券投资新工具接连上市

科创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今年3月,10亿元成都交子工融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注册,由工商银行全资子公司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与成都地方国资金融投资公司发起设立。成都东部新区财政国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AIC股权投资基金将聚焦成都东部新区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支持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这是四川省首批次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基金。2024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将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18个大中型城市,并适当放宽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记者获悉,目前已经设立了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推出科技创新债券。5月8日,4单全国市场首批科技创新债券由邮储银行承销发行,覆盖四川、天津、陕西和浙江的多家企业。相关业务人士表示,科技创新债券有利于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5日,各类机构已发行、待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近80只,合计规模超过1700亿元,其中银行发行规模占比超七成。

创新保险护航外贸企业

应对不确定性风险冲击

近日,宁波某外贸企业在中国人寿财险宁波分公司成功投保短期出口贸易信用险,针对企业对部分国家出口业务可能面临的应收货款不确定性风险进行保险保障。

作为一种外贸风险对冲手段,商务部去年以来多次发文要求扩大短期出口信用险覆盖面。记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超过2400亿美元,尤其是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整车工程机械等对外贸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承保金额大幅度上升。

4月底,深圳市某新生活数码品牌跨境电商企业为公司境内电芯采购投保全国首单“跨境电商保”,获得200万元风险保障。该跨境电商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境电商保”极大丰富了公司管理应付账款的方式,降低了境内采购时买卖双方的沟通成本和信用成本,增强了公司的采购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开拓全球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跨境电商保”是为应对今年全球贸易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深圳保险业研发的创新保险新品,以切实解决跨境电商境内采买痛点和“有单不敢接”问题,由人保财险、国寿财险等6家头部财险公司的深圳分公司组成“跨境电商保”共保体提供承保能力。

此外,面向首台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的两项保险补偿试点正在开展,目前已经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万亿元;为强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融资保障,金融监管总局指导组建的“内贸险共保体”也已推出专属产品……随着更多创新保险全面铺开,保险业将进一步护航我国经济回升向好。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总体而言,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全面、明确而精准,既针对当下的突出问题,又着眼于长远的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传递出有力的政策信号,有助于进一步提振信心、稳定预期,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并不是这轮金融政策调整优化的终点,下一步,金融政策还有较大的实施空间。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车主网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车主网-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sina.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车主网 car.lmzcn.com 版权所有,备案号:沪ICP备2022017705号